工业机器人有前途吗【四】
时间: 2021-03-29 03:52:43
浏览次数:98
GGII数据显示,2014年至2018年,工业机器人交流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从10亿元增长到21.5亿元,预计到2023年,机器人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41亿元。 2018年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国产化率为2
GGII数据显示,2014年至2018年,工业机器人交流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从10亿元增长到21.5亿元,预计到2023年,机器人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41亿元。
2018年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国产化率为22.3%,大部分市场份额仍被松下、安川、三菱等国外企业占据,但国产化率逐年提高。随着未来国产伺服系统下游认可度逐步提升,国产化率也将持续提升。GGII预计到2023年国产伺服系统份额将超过40%。该控制系统通过各种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对机器人运动位置、轨迹和姿态的控制,协调机器人与外围设备的关系,是机器人控制功能的结构实现。控制系统虽然在核心部件中成本占比较低,但对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因此,国内外各大工业机器人厂商大多将控制系统作为重要的核心技术。
控制系统包括两部分:硬件(控制板)和软件(控制算法、二次开发等),其中软件部分技术难度大,体现了控制系统的竞争力,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厂商在控制系统核心算法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,普遍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器,因此工业机器人“四大家族”在控制系统领域也占据领先地位。
目前国产控制器的硬件已经可以满足要求,但软件方面与国外产品还有差距。凭借高性价比,国产控制系统在中低端领域占据优势。